一、规划目的
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汪山村2009年被列为江西省级历史文化名村,2016年又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。为切实加强汪山村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,继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、改善村民生活和促进村落发展,依据国家有关法律、法规、规定和相关规划,编制本规划。
二、规划期限
本保护发展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21—2035年(其中近期为2021—2025年,远期为2026—2035年)。
三、规划范围
本次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:村域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范围。以自然地形、水系、道路、遗址古迹分布情况、汪山村三权确权数据范围等为界定要素,划定汪山村传统村落规划范围。
1.村域范围:即长胜村村域范围约3.07平方公里;
2.汪山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范围:汪山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范围北至蚂蚁河沿河公路,东至s509省道,南至村庄边缘水渠,西至汪山自然村边缘,规划范围总面积为37.24公顷。
四、发展策略
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,优化汪山土库古建筑群游览体验;大力发展绿色旅游,积极融入南昌市“一核一带三片区”旅游空间格局中的北“湖”(鄱阳湖)文旅融合发展区,充分活化利用好汪山土库历史文化资源,发挥区域特色生态资源优势,建设既有乡村生活,又有农业生产、农耕体验,还有府第文化的历史人文旅游重点区域。
村落发展策略可总结为:“府第文化、汪山古村”,可通过“古建游览、民俗体验、府第文化”三大项目进行打造。
五、发展定位
汪山村传统村落的发展定位为:以中国府第文化为特色的文旅型传统村落。
六、保护范围区划
1.核心保护范围
核心保护区面积共计3.16公顷。核心保护范围即汪山土库(程家大屋),位于汪山村自然地理中心,是一个大型的传统建筑群,被誉为中华府第文化博物馆。
2.建设控制地带
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18.75公顷,将规划范围内所有的建设的区域统一划入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,保护和保证汪山传统村落与汪山土库传统风貌完好性。
七、功能布局
汪山村整体空间功能结构梳理为“一心二轴三区”。
1.一心:指汪山土库古建筑群,历史文化核心资源,是带动汪山村区域旅游发展核心
2.二轴:沿s509省道形成区域的人文发展轴线;沿新汪公路形成旅游发展轴线;
3.四区:汪山土库旅游体验区,综合生活服务区,汪山自然村风貌展示区和田园风貌展示区。
①汪山土库旅游体验区
******服务中心,南侧打造非物质文化体验中心和民俗风俗重点展示区。
②综合生活服务区
位于s509道路两侧,主要以行政服务、文化教育和零售商业为主,是大塘坪乡北侧圩镇重要的服务空间,规划提升片区的综合服务能力,为汪山土库文化旅游区提供良好的接待服务能力。
③汪山自然村风貌展示区
加强对汪山村祖堂和其周边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与修缮,对新建建筑开展立面改造,加强与汪山土库建筑风貌的统一,提升片区整体建设风貌;对祠堂南侧水塘的生态修复,保护好村庄的建设肌理和周边的资源环境。
④田园风貌展示区
加强对规划范围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,保护好汪山村周边的自然环境,巩固粮食安全,丰富规划区内的田园景观风貌。
八、村庄用地布局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
对村落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安排如下:
1.村庄住宅用地
根据村民建房意愿、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人口增长预测情况,布置新增29处宅基地。规划住宅用地为7.58公顷。
2.村庄公共服务用地规划
(1)生活型公共服务设施:汪山村现状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齐全,主要缺乏社区配套文化、体育、为老服务设施等,规划加强对社区内相关公共服务设施配套,完善“乡镇级-村级”二级配置。
(2)旅游服务设施规划:现状旅游服务设施比较缺乏,规划丰富旅游服务内容,在汪山土库东侧布置演绎广场和仿古商业中心,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,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、餐饮文化、酒文化、节日文化的宣传;提升汪山村旅游服务接待能力,在汪山土库西侧布置配套酒店,提供系统化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,结合对现状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改造,提供对特色民宿和高品质民宿旅游服务,彻底改变汪山村旅游服务接待能力较弱的情况。
3.村庄基础设施用地规划
******消防用水。规划预测用水量约为50吨/日。
(2)排水工程: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,雨水排入村庄南侧自然水体;污水统一收集至规划大塘坪乡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;
(3)电力电信工程:基本依托大塘坪乡集镇电力电信设施解决;
(4)燃气工程:天然气由南昌市石埠天然气门站提供,液化石油气作为辅助气源,天然气采用中压一级管网供气。
(5)保留并改造现状2处公共厕所,对汪山土库东侧公共厕所进行搬迁至土库北侧管理用房,在新建商业设施内新建公厕一处。规划区内共有4处公共厕所;
(6)根据服务半径,在村庄西部、北部和南部设置三处垃圾收集点,垃圾收集池的外观与风貌设计应与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相协调。村庄按服务半径60-80米布置垃圾箱。
九、道路交通组织规划
衔接与落实上位规划的路网布局,完善村内道路网系统。道路设计应结合村落环境,延续村落自然历史风貌,村庄道路体系分主干路、干路、支路和巷道四个层次。
1.道路路网规划
①主干路:规划一路,规划道路宽25.5米;
②次干路:s509省道,规划道路宽16米;
③支路:规划二路,规划道路宽7米;新汪公路(汪山段延伸),规划道路宽10.5米;
******居民进行日常生产生活和村庄内部道路,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5.5米以内。
2.静态交通设施
结合未来村庄发展与旅游服务需求,为便于旅游景区管理与风貌塑造,规划加强对传统村落内各类建设用地内停车设施配套,重点结合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和公园绿地,加强停车设施的配建,同时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配置比例。
十、综合防灾规划
************消防队伍。
2.防洪排涝规划:规划范围周边蚂蚁河等水系圩堤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防。内涝治理标准为10年一遇。
3.抗震规划:村庄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,规划一般建筑物按6度设防,重要建筑、大型公建及生命线工程按7度抗震设防。
4.防雷规划:设置外部防雷装置(即传统的常规避雷装置)
十一、规划用地汇总表
充分衔接上位规划用地布局,结合汪山村旅游发展与村庄发展需求,增加了商业设施用地、交通站场用地、公园绿地和广场用地等,优化汪山村土地利用结构。
规划范围内用地结构表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汪山村2009年被列为江西省级历史文化名村,2016年又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。为切实加强汪山村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,继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、改善村民生活和促进村落发展,依据国家有关法律、法规、规定和相关规划,编制本规划。
二、规划期限
本保护发展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21—2035年(其中近期为2021—2025年,远期为2026—2035年)。
三、规划范围
本次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:村域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范围。以自然地形、水系、道路、遗址古迹分布情况、汪山村三权确权数据范围等为界定要素,划定汪山村传统村落规划范围。
1.村域范围:即长胜村村域范围约3.07平方公里;
2.汪山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范围:汪山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范围北至蚂蚁河沿河公路,东至s509省道,南至村庄边缘水渠,西至汪山自然村边缘,规划范围总面积为37.24公顷。
四、发展策略
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,优化汪山土库古建筑群游览体验;大力发展绿色旅游,积极融入南昌市“一核一带三片区”旅游空间格局中的北“湖”(鄱阳湖)文旅融合发展区,充分活化利用好汪山土库历史文化资源,发挥区域特色生态资源优势,建设既有乡村生活,又有农业生产、农耕体验,还有府第文化的历史人文旅游重点区域。
村落发展策略可总结为:“府第文化、汪山古村”,可通过“古建游览、民俗体验、府第文化”三大项目进行打造。
五、发展定位
汪山村传统村落的发展定位为:以中国府第文化为特色的文旅型传统村落。
六、保护范围区划
1.核心保护范围
核心保护区面积共计3.16公顷。核心保护范围即汪山土库(程家大屋),位于汪山村自然地理中心,是一个大型的传统建筑群,被誉为中华府第文化博物馆。
2.建设控制地带
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18.75公顷,将规划范围内所有的建设的区域统一划入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,保护和保证汪山传统村落与汪山土库传统风貌完好性。
七、功能布局
汪山村整体空间功能结构梳理为“一心二轴三区”。
1.一心:指汪山土库古建筑群,历史文化核心资源,是带动汪山村区域旅游发展核心
2.二轴:沿s509省道形成区域的人文发展轴线;沿新汪公路形成旅游发展轴线;
3.四区:汪山土库旅游体验区,综合生活服务区,汪山自然村风貌展示区和田园风貌展示区。
①汪山土库旅游体验区
******服务中心,南侧打造非物质文化体验中心和民俗风俗重点展示区。
②综合生活服务区
位于s509道路两侧,主要以行政服务、文化教育和零售商业为主,是大塘坪乡北侧圩镇重要的服务空间,规划提升片区的综合服务能力,为汪山土库文化旅游区提供良好的接待服务能力。
③汪山自然村风貌展示区
加强对汪山村祖堂和其周边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与修缮,对新建建筑开展立面改造,加强与汪山土库建筑风貌的统一,提升片区整体建设风貌;对祠堂南侧水塘的生态修复,保护好村庄的建设肌理和周边的资源环境。
④田园风貌展示区
加强对规划范围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,保护好汪山村周边的自然环境,巩固粮食安全,丰富规划区内的田园景观风貌。
八、村庄用地布局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
对村落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安排如下:
1.村庄住宅用地
根据村民建房意愿、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人口增长预测情况,布置新增29处宅基地。规划住宅用地为7.58公顷。
2.村庄公共服务用地规划
(1)生活型公共服务设施:汪山村现状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齐全,主要缺乏社区配套文化、体育、为老服务设施等,规划加强对社区内相关公共服务设施配套,完善“乡镇级-村级”二级配置。
(2)旅游服务设施规划:现状旅游服务设施比较缺乏,规划丰富旅游服务内容,在汪山土库东侧布置演绎广场和仿古商业中心,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,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、餐饮文化、酒文化、节日文化的宣传;提升汪山村旅游服务接待能力,在汪山土库西侧布置配套酒店,提供系统化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,结合对现状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改造,提供对特色民宿和高品质民宿旅游服务,彻底改变汪山村旅游服务接待能力较弱的情况。
3.村庄基础设施用地规划
******消防用水。规划预测用水量约为50吨/日。
(2)排水工程: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,雨水排入村庄南侧自然水体;污水统一收集至规划大塘坪乡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;
(3)电力电信工程:基本依托大塘坪乡集镇电力电信设施解决;
(4)燃气工程:天然气由南昌市石埠天然气门站提供,液化石油气作为辅助气源,天然气采用中压一级管网供气。
(5)保留并改造现状2处公共厕所,对汪山土库东侧公共厕所进行搬迁至土库北侧管理用房,在新建商业设施内新建公厕一处。规划区内共有4处公共厕所;
(6)根据服务半径,在村庄西部、北部和南部设置三处垃圾收集点,垃圾收集池的外观与风貌设计应与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相协调。村庄按服务半径60-80米布置垃圾箱。
九、道路交通组织规划
衔接与落实上位规划的路网布局,完善村内道路网系统。道路设计应结合村落环境,延续村落自然历史风貌,村庄道路体系分主干路、干路、支路和巷道四个层次。
1.道路路网规划
①主干路:规划一路,规划道路宽25.5米;
②次干路:s509省道,规划道路宽16米;
③支路:规划二路,规划道路宽7米;新汪公路(汪山段延伸),规划道路宽10.5米;
******居民进行日常生产生活和村庄内部道路,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5.5米以内。
2.静态交通设施
结合未来村庄发展与旅游服务需求,为便于旅游景区管理与风貌塑造,规划加强对传统村落内各类建设用地内停车设施配套,重点结合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和公园绿地,加强停车设施的配建,同时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配置比例。
十、综合防灾规划
************消防队伍。
2.防洪排涝规划:规划范围周边蚂蚁河等水系圩堤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防。内涝治理标准为10年一遇。
3.抗震规划:村庄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,规划一般建筑物按6度设防,重要建筑、大型公建及生命线工程按7度抗震设防。
4.防雷规划:设置外部防雷装置(即传统的常规避雷装置)
十一、规划用地汇总表
充分衔接上位规划用地布局,结合汪山村旅游发展与村庄发展需求,增加了商业设施用地、交通站场用地、公园绿地和广场用地等,优化汪山村土地利用结构。
规划范围内用地结构表
用地分类 | 规划基期年(2020) | 规划目标年(2035) | 变化量 | ||||||
一级类 | 二级类 | ||||||||
代码 | 名称 | 代码 | 名称 | 面积 (公顷) | 比例 (%) | 面积 (公顷) | 比例 (%) | ||
1 | 耕地 | 小计 | 16.50 | 44.31 | 14.48 | 38.88 | -2.02 | ||
0101 | 水田 | 15.80 | 42.43 | 14.47 | 38.86 | -1.33 | |||
0103 | 旱地 | 0.7 | 1.88 | 0.01 | 0.03 | -0.69 | |||
3 | 林地 | 小计 | 0.6 | 1.61 | 0.26 | 0.70 | -0.34 | ||
0304 | 其他林地 | 0.6 | 1.61 | 0.26 | 0.70 | -0.34 | |||
6 | 农业设施用地 | 小计 | 0.75 | 2.01 | 0.34 | 0.91 | -0.41 | ||
0601 | 农村道路 | 0.75 | 2.01 | 0.34 | 0.91 | -0.41 | |||
7 | 居住用地 | 小计 | 9.59 | 25.75 | 7.68 | 20.62 | -1.91 | ||
0703 | 农村宅基地 | 9.59 | 25.75 | 7.58 | 20.35 | -2.01 | |||
0704 | 农村社区服务设施 | 0 | 0 | 0.10 | 0.27 | 0.10 | |||
8 |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| 小计 | 0.61 | 1.64 | 0.51 | 1.37 | -0.10 | ||
0801 | 机关团体用地 | 0.1 | 0.27 | 0 | 0.00 | -0.10 | |||
0804 | 教育用地 | 0.51 | 1.37 | 0.51 | 1.37 | 0.00 | |||
9 | 商业服务业用地 | 小计 | 0 | 0 | 2.5 | 6.71 | 2.50 | ||
0901 | 商业用地 | 0 | 0 | 2.5 | 6.71 | 2.50 | |||
12 | 交通运输用地 | 小计 | 1.02 | 2.74 | 2.85 | 7.65 | 1.83 | ||
1201 | 铁路用地 | 0 | 0 | 0.53 | 1.42 | 0.53 | |||
1202 | 公路用地 | 0.83 | 2.23 | 1.94 | 5.21 | 1.11 | |||
1207 | 城镇村道路用地 | 0.19 | 0.51 | 0.38 | 1.02 | 0.19 | |||
13 | 公用设施用地 | 小计 | 0.15 | 0.4 | 0.04 | 0.11 | -0.11 | ||
1302 | 排水用地 | 0 | 0 | 0.04 | 0.11 | 0.04 | |||
1311 | 水工设施利用地 | 0.15 | 0.40 | 0 | 0.00 | -0.15 | |||
14 |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| 小计 | 0 | 0 | 1.78 | 4.78 | 1.78 | ||
1401 | 公园绿地 | 0 | 0 | 0.88 | 2.36 | 0.88 | |||
1402 | 防护绿地 | 0 | 0 | 0.32 | 0.86 | 0.32 | |||
1403 | 广场用地 | 0 | 0 | 0.58 | 1.56 | 0.58 | |||
15 | 特殊用地 | 小计 | 5.02 | 13.48 | 4 | 10.74 | -1.02 | ||
1504 | 文物古迹用地 | 5.02 | 13.48 | 4 | 10.74 | -1.02 | |||
17 | 陆地水域 | 小计 | 3 | 8.06 | 2.8 | 7.52 | -0.20 | ||
1704 | 坑塘水面 | 1.64 | 4.40 | 1.49 | 4.00 | -0.15 | |||
1705 | 沟渠 | 1.36 | 3.65 | 1.31 | 3.52 | -0.05 | |||
总计 | 37.24 | 100 | 37.24 | 100.00 | 0.00 |